醫學上放進人體內的金屬都是選用鈦合金,鈦是唯一一種人體不會排斥的金屬,為什么不排斥?鈦金屬跟人體成分有什么聯系嗎?
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
首先,所謂的排斥是免疫系統識別到異種蛋白質,被抗體標記,然后引發炎癥反應,免疫細胞會聚集,噬和降解異種細胞和病毒。
另外,金屬在體內最主要的危險是體液對金屬的腐蝕,某些金屬離子+可能有細胞毒性。
鈦最大的優點是在常溫下,空氣中和水中都可以形成高質量的氧化膜,徹底防止鈦離子+進入體內,鈦的氧化膜在體內幾乎是完全不被腐蝕的,這就是所謂的組織兼容性了。
不僅僅在人體內,在化學工業強酸強堿環境中,在深海工業的強鹽腐蝕環境中,也只有鈦合金可以擔當結構金屬的重任,抵御各種惡劣環境下的腐蝕。
其實金屬鉭+和鈮在生物體內也和鈦差不多,但比鈦貴,機械加工性能也不見得更好,因此沒怎么用。
咱們梳理下,鈦合金被廣泛應用在人體中是因為:
1.生物兼容性:
鈦合金的生物兼容性主要源于其表面能夠自然形成的氧化鈦層。這層氧化膜非常穩定,可以有效防止金屬離子釋放到體內,從而減少免疫反應。氧化鈦層的惰性意味著它幾乎不與體內的生物組織或體液發生反應,這進一步減少了排斥反應和炎癥的可能性。
2.密度/機械性能:
鈦合金的強度和韌性使其成為理想的骨科植入材料,密度與人體骨骼類似。這些物理性質與人體骨骼相似,有助于減少植入物和骨骼之間的應力不匹配。
3.耐腐蝕性:
鈦合金在人體內具有極高的耐腐蝕性。這是因為氧化鈦層可以防止體液與金屬的直接接觸,減少腐蝕并防止金屬離子釋放。
4.無磁性:
鈦合金的無磁性質意味著植入體不會干擾磁共振成像(MRI)等診斷程序。
由于鈦合金這些特性,人體細胞會沿著鈦合金生長,最終和鈦合金“長”在一起。